1963 年,人们发现在水泥净浆和砂浆中加入少量的改性聚丙烯纤维可以明显改善其抗冲击的能力。此后,英国人在混凝土中掺入少量的膜裂聚丙烯纤维用以制造管桩、墙板等水泥制品。近30年来,人们开发出了一系列可掺入混凝土/砂浆中的单丝合成纤维,如聚丙烯、聚酯、聚乙烯、尼龙、聚丙烯晴等等。其中改性聚丙烯纤维因为价格适中、无毒、耐老化、耐化学腐蚀、耐生物分解、质量稳定容易控制而应用广泛。
抗裂纤维历史悠久
在我国大型基建工程中,水泥混凝土用量极其巨大,耐久性问题也非常显著。因混凝土开裂、韧性差而造成了诸多基建工程质量特别是寿命短和耐久性不好等严重问题。由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北京中纺纤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混凝土增强聚丙烯纤维及关键应用技术的产业化开发”项目制备出了3种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性能的高性能仿钢纤维。该项目产品的研发是产业用纺织品的一个全新领域,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据北京中纺纤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小兴介绍,增强聚丙烯纤维已成为了大型公共建筑不可或缺的建材。特别是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北京地铁四号线、国家会议中心、国家体育总局训练楼等北京或国家重大工程均可看到增强聚丙烯纤维的身影。
据史小兴介绍,用纤维增强混凝土并非当代的新构想,在粘土、石灰、石膏、水泥等胶凝材料中加入纤维以改善其力学性能是一种很古老的方法。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在粘土中掺入禾秆草以增加其硬度及耐雨水冲刷的能力。在石灰或石膏中加入麻根的技术也有二千多年的的应用历史。
谈到我国采用聚丙烯纤维的历史,史小兴坦言,美国杜拉公司对中国大面积采用聚丙烯纤维作出了不少贡献。杜拉纤维于1996年引入国内,并迅速占领了空白的国内市场。北京中纺纤建科技有限公司下定决心,一定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此,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与北京中纺纤建科技有限公司收集了国内外大量产品进行分析研究,立足原料本土化,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国情,对聚合物进行改性,研制新的改性剂;同时他们为了改善纤维与水泥的亲合性和握裹力,采用了全新的表面处理方法。
同根同源协作共赢
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和北京中纺纤建科技有限公司都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的子公司,这也无疑为两家合作的顺利展开埋下了伏笔。强强联合为增强聚丙烯纤维合赢得市场树立了稳固的基础。目前,增强聚丙烯纤维产品已经在国内数百处路桥、水利、土木、房建、装饰等重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用户反响强烈,成为国内建筑工程用纤维市场上唯一一支能够与国际行业巨头同台竞争的有生力量。不仅如此,北京中纺纤建科技有限公司先进的技术开发实力和权威的试验检测手段与服务,很幸运地被确认为 “中国建筑工程纤维材料研发中心”和“建设部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纤维材料分中心”的依托单位。
据悉,继“混凝土增强聚丙烯纤维及关键应用技术的产业化开发”项目顺利产业化后。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江南分院牵头,北京中纺纤建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浙江绍兴市科学技术局“高性能仿钢纤维及关键应用技术的产业化开发”科技开发项目,也通过了绍兴市科学技术局组织的鉴定和验收。该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使用对建筑混凝土的增韧、抗裂有明显的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克服混凝土强度高而韧性差的不足,对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十分有利。
产业化是关键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合成纤维研究开发的国家级科研机构,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拥有一流的科研人才和科研手段,其在纺织纤维领域的技术水平更是具备与国际同台竞争的实力。史小兴表示,进入建筑工程纤维市场,好的项目关键是实现产业化,选择与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市场推出合格的产品,他们独创的“水泥混凝土防裂改性聚丙烯纤维及其制造方法”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该产品采用加入PC对纺丝原料进行改性和用APD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这两项非常具有创新性的关键技术,防裂改性聚丙烯纤维在预拌混凝土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与混凝土基体有较好的粘结性,可明显减少砂浆/混凝土的早期收缩裂缝,改善砂浆/混凝土的抗裂、抗渗、抗冻、抗冲击及韧性等性能,这些优良的性能完全符合重大工程建设对材料选择的要求。
据了解,北京中纺纤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建筑工程纤维系列,覆盖了房屋建筑、水利、公路和铁道等大型工程建设领域。北京奥运会场馆、东北西南地区的多项水利设施、南北东西纵横方向的多条高等级公路等大型工程建设都使用了改性聚丙烯纤维。北京中纺纤建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成为与国外同类高新科技产品争雄我国建筑工程纤维领域不可多得的企业之一。